政策解读

垃圾处理行业发展动态和趋势

发布时间:2015-01-12

(一)填埋场比例下降乃大势所趋,但近年仍将是主流

回顾全球固体废物处理行业的发展历程,随着垃圾产生量的不断增长和垃圾处理技术的成熟,垃圾的简单填埋所占比例必然逐渐缩小,而垃圾焚烧(能源回收)、垃圾回收等所占比例明显将逐渐增加。以美国为例,美国整体上来讲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但近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美国的垃圾填埋设施数量在上世纪末期呈现显著的下降趋势,由1990年的6326个减少至2001年的1858个,再到2010年的1200个。但由于目前中国公众对垃圾焚烧还有较强的抵制心理,而垃圾填埋场基数大,有管理难度相对低、操作简单、工程投资和运行成本较低等优点,再加上各省市由于新建垃圾处理设施的进度不如预期,导致原有垃圾填埋场不得不超期服役,为此甚至不得不把原先的绿化带都挖掉,以作为新的垃圾堆放地,垃圾填埋场仍将是未来数年内的主流垃圾处理方式。

(二)垃圾焚烧是必然的选择,但成为主流为时尚早

由于和其它垃圾处理方式相比,垃圾焚烧存在很大优势,例如焚烧处理后固体废物大幅下降80%—90%,极大地减少了垃圾填埋对土地的消耗,部分细菌被有效杀死,减小了垃圾对居民生活环境的负面影响,而且垃圾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其它有用的物质(蒸汽、电和飞灰)。但垃圾焚烧也存在对企业的技术水平和运营管理水平的要求较高,投入资金更多等缺点。因此,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的选择与一个地方的土地资源禀赋、市政机构的财政实力、垃圾处理技术水平、企业运营管理实力具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在各种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的选择上,世界各国的情况互有差异。中国人口众多,尤其中东部地区,人口稠密,人均土地面积处于较低水平。因此,借鉴各国在生活垃圾处理领域的经验,中国在现有基础上减少垃圾填埋所占比例,提高垃圾焚烧处理方式所占的比例势在必然。

(三)垃圾分类依然任重而道远

中国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有序推进,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杭州、青岛、宁波等城市继续推进垃圾分类的扩大试点。以上海为例,截止2013年底,上海市除了几个示范小区外,大多数小区的正确投放率仅有10%~20% ,广州市约有30%,南京市也仅有20%。大多数社区非常依赖保洁员的二次分拣,在保洁员没有进行二次分拣的区域,垃圾在进入处理设施后还需进行再次分拣后才能处理。再反观垃圾分类非试点城市,垃圾分类情况更不容乐观。

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有多个。第一个原因是政府部门、企业和公众等各个层面对垃圾分类中的分什么怎么分分类之后怎么处理的路径和技术问题还没有达成共识;第二个原因是市民长期以来的生活习惯难以改变,环保意识转化为行动还需要较长时间;第三个原因是垃圾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社会性和广泛性,目前垃圾分类管理的各环节责任主体还不够明确;第四个原因是垃圾处理行业的市场化还不成熟,垃圾分类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设施、设备、人员的配置,无论哪个环节都需要增加资金投入,而资金短缺必将影响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

(四)餐厨垃圾的单独回收处理市场将加速发展

由于中国独特的饮食习惯和文化,在中国经济发达城市或者生活品质比较高的地区,平均每人每天产生餐厨垃圾高达1公斤,而现阶段中国餐厨垃圾日产量超过50吨的就有512个城市餐厨垃圾成了中国非常严重一个的问题。《十二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列明的全国餐厨垃圾投资约为109亿元,2015年国内餐厨垃圾处理设施数量达到242座,处理能力达到3万吨/日以上,而各省的十二五规划实际投资总和远高于国家的十二五规划额。截止20139月份,全国实际餐厨处理能力只有8200/日,不足规划处理能力的30%。按照2013年颁布的《餐厨垃圾管理办法》,餐厨垃圾总产生量大于50t/d的城市宜建设餐厨垃圾集中处理设施,据统计全国现有城市有500多个,按照平均每个项目200/日,每个城市1个点,市场容量约500—600亿元。

从目前的趋势来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餐厨垃圾处理收费机制是餐厨垃圾处理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全国已有包括京、沪、渝在内的14个城市执行了餐厨垃圾收费政策,另有5个城市已颁布了未来的收费规划。此外,随着餐厨垃圾处理市场化进程的推进,东江环保、维尔利和桑德环境均已涉足餐厨垃圾处理市场,连续中标餐厨垃圾处理项目,投资额达到数十亿元,使得地方政府在建设期和运营期的负担大为下降,因此未来数年内餐厨垃圾处理市场将会加速发展。

撰稿人:浙江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王建明  教授

上一篇:陈剑:发展混合所有制路线图

下一篇:张德勇:以价格改革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